宗教鉅子—传扬福音关怀社会的王煜初牧师(十五)

2582 期(2014 年 2 月 16 日) ◎ 百年人物 ◎ 浩然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王煜初牧师身体曾患肺病,健康一向欠佳,一八七三年请准来港工作,在巴陵会育婴堂充当教师兼传道(其时巴陵会归併於礼贤会)。适逢德籍古梨梨姑娘(Sister Lily Cooper)来港服务,在育婴堂得王牧师言及中国盲女苦况,深受感动。其时育婴堂已收五位盲人女生,后因施教困难,转由广州芳村明心学校接收寄宿,而古姑娘身体软弱,一八八六年回国后亦多為盲女作宣传。时至一八九零年,王煜初牧师虽然任职道济会堂,但对盲女困苦生活,仍念念不忘,并向德国撰写诉苦文,呼吁德国信徒对香港盲女多予关怀。有谓专找盲女充当歌姬从业者,多教琵琶歌艺,為客人唱歌谋生,主人虐待苦不堪言,夜间需解辫绳裤带,更不得藏有刀剪,任由顾客蹂躪淫辱,当作娼妓生财;没有收入盲女,更遭断粮苦待。古姑娘走访各地宣传,请各教会妇女捐款,在喜迪堪(Hildesheim)成立「德国在华盲人妇女会」(The German Mission to Blind Females in China),一八九二年五月十三日在德国成立董事会,一八九六年遣派宝马太姑娘(Sister Martha Postler)来港,在巴陵会育婴堂学习华语及筹备建院事宜,申请政府拨地,於一八九七年在九龙土瓜湾兴建心光盲人院,这是香港最早一所盲人书院,其后迁至香港薄扶林道,至今已有一百零七年的歷史,心光院的创建,王煜初牧师实在功不可没。

  一九零零年国内义和团运动发生,引致八国联军攻佔北京,翌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国势危殆。由於义和团是反教引起祸端,当年王煜初牧师上书合肥傅相李鸿章条陈十则(见图):一、政教宜分治;二、视教无偏欹;三、修教适中外;四、立部总教商;五、借才助中兴;六、变制洗国耻;七、学校求实用;八、学堂宜慎选;九、民志宜鼓励;十、新字求准行。十项条陈刊登一九零一年六月《万国公报》。从王煜初牧师论著所见,他确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先知,他不但关心香港一地的社会民生;他更关心国家兴亡的前途命运。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黄金岁月】

【诚心所愿】

【释经讲道】

【品兰集】

【城市心灵】

【如此我信】

【心灵絮语】

【教关爱心大行动】

【新闻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职场跟耶穌】

【译经随笔】

【香港教会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