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凉水
第 2582 期(2014 年 2 月 16 日) ◎ 教会之声
按个人对马太福音十章四十至四十二节的理解,一杯凉水算不得甚麼贵重,但却道出耶穌心中对大和小的看法。很显然,耶穌说「无论何人,因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这绝不是顺口开河的虚话,而是祂必定亲自观察及体验到人间苦疾的感慨。其实,耶穌很看重小和弱势的人,如祂爱那些无生產力的小孩、重视穷寡妇的两个小钱、进天国要进窄门、祂亲自為门徒洗脚、生於低贱的马厩,死於重犯的十字架上。这一切都表明耶穌十分看重当时社会上一班卑微无助的人,所以祂才会说出一杯凉水这句震憾人心之言。所以,凉水一杯本身不算得甚麼,但出自耶穌的口就很不同。问题不在一杯凉水,而是我们对人的大小尊卑的价值观。查实,香港人及香港教会多以大為目标,这与耶穌的价值观很不一样。香港人多爱大弃小。学生读书就讲大小,考试要第一、要立志做大官、赚大钱、做大事、做大人,更是要做人大。可见香港人甚麼都要大:大歌星、大明星、大球星、大商家。总之大就好,甚至做贼也要做大盗、坏人要做大流氓、大骗子、大毒贩也不以為鄙。对教会而言,做牧师要做大牧名牧。礼拜堂要大教堂,机构也讲大机构。总之大就是好。香港弹丸之地这种讲求大心理,多多少少是因為香港地小,於是自卑感也重了,甚至导致神经衰弱,惟恐香港不大,教会不大。但是这合乎耶穌的教导吗?前些时,在一项体验基层人士生活的电视节目中,看见一位「穷富翁」访问一位基层妇女。这妇女不断细诉自身贫穷的艰苦生活,并且带着无奈语气说在过去一年多,没有经济能力买点牛肉喫。这位穷富翁听着、听着,最后不得不把脸一侧,禁不住流下男儿泪。当然我也不禁哽咽了。这是怎样的世界大都会?怎样的大教会?对富人来说,一块牛扒只不过是大鱼口中的一滴口水。但是对穷人而言,一块牛肉就是他们汪汪渴求的眼泪。但愿马年伊始,我们能与贫穷人分享自己所有的:多点具暖流的行动、多点真诚对待他们而不是施捨、多点走进他们的世界、多点流下爱的眼泪、更是恆常的关怀和与他们同行、多点尊重贫穷人的自尊和人性、多点真情的对话和体谅。
我曾经飢饿;你组织了人道俱乐部,你研究过我的飢饿,谢谢你。
我曾经坐牢;你悄悄的匍匐,爬进你教会的地窖,為我的释放祷告。
我曾经赤身露体,而你跪下来,為你的健壮感谢上帝。
我曾经生病;而在你心中,却思考着,我仪表的道德问题。
我曾经无家可归;你却告诉我:在上帝的爱里,有属灵的庇护所。
我曾经孤单;你却拋下我,去為我祷告。
啊!你看来是那麼圣洁,那麼亲近上帝,但是,我仍然非常飢饿,
非常的寒冷,更是极度孤单⋯⋯。
(一首在墨西哥穷人区流传的诗,出处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