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何處尋?


2491 期(2012 年 5 月 20 日)
◎ 觀景人生 ◎ 鄭景鴻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位天資聰敏,學歷與辦事能力都十分出眾的朋友,在職場打滾多年,卻總是爬升到某高層位置,便要轉往別的機構,從新起步。不熟悉他的人對此很感奇怪;熟悉他的朋友卻很瞭解其中原因。原來,此君是位基督徒,在教會內常被一些人視為頗為「保守」,不懂靈活「轉彎」的人。在工作的地方,他也不改本色,絕不「埋堆」之餘,更不懼與上司據理力爭。以此性格,在功利的職場上,自然是難「有運行」了。

  二零零零年,一群基督徒專業人士就是有感於當時的社會經濟轉型,希望對在工商界拼搏的基督徒提供支援,因而成立一個名為「公義樹」的組織,讓基督徒生意人能將信仰融入企業管理,以樹立公義的營商典範,宣揚上帝的公義和仁愛。

  聖經告訴世人:「因為我耶和華喜愛公平,恨惡搶奪和罪孽,我要憑誠實施行報應,並要與我的百姓立永約。」(賽六十一8)此經文說明了上主要求人類不可作不公不義的事,否則必有報應。可是,世人卻每每罪性難改,為了屬世的私利私欲,不惜踐踏公義,視作等閒。

  一位任職大學高層行政主管數十年的基督徒,被指多年前性騷擾女下屬,該女士其後患上抑鬱症,稍後更被發現倒斃大學旁邊的酒店房內。政府因而召開死因法庭,亦因此揭露了這宗疑案。審訊過程中,引述了死者曾對人表示,因為涉嫌侵犯者是大學高層,她不相信自己能透過大學官方的投訴機制,取得公道。大學校長在死因庭上表示,自己對事件亦心存疑問:若非真有其事,投訴人因何會如此反應激動?

  人既死了,留下的最後大概只能是羅生門式的懸案。真相如何,公義何在?恐怕也難於在人世間得個明白。

  大學是最高學府,應是個尋求真理、持守公義的地方。可是,近年來,高等學府卻是醜聞不絕,高層任用私人、巴結權貴、以權謀私、不當的男女關係等等負面事件時有所聞。在大學工作多年的朋友,更不時私下議論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腐敗傳聞。

  對打工仔來說,社會要有正義的氣候,在職場上發生的事情才能真正公開透明,公義才能彰顯。當今世代,連高等學府也是如此,其他的工作地方就更難樂觀了。

  涉嫌觸犯不公義行為者,若是基督徒,則社會負面反響往往更大。做了壞事,成了壞的見證,傷人害己,更羞辱主名,罪是重的。公義是脆弱的,必須小心珍重;若是因個人私欲,損了公義,又能在哪裡尋回來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