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任务

2521 期(2012 年 12 月 16 日) ◎ 观景人生 ◎ 郑景鸿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笔者近年来以企业顾问及培训师的身分,在参与策画各行各业的企业培训课程过程中,常听到企业负责人感嘆时下的僱员只关心完成手上的工作任务,却鲜有留意公司的经营理念与发展大方向。

  作為机构的龙头人物,企业负责人关切理念与大方向是天经地义的。理论上,有意义的人生,背后总有使命在推动。使命(mission)源自愿景(vision)(亦即是督教信仰所说的异象),是股主动的推动力量,亦是高层次的大方向,往往能带领个人以至机构,排除万难清晰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前进。任务则往往是指个人或机构部门被上级指派的工作或责任,是较被动。

  今天的职场文化是功利的,老闆与员工的关係每每建基在金钱及物质上。再者,一般打工仔每日更在沉重的工作任务催逼下,难以有多餘的精力回应老闆的高层次诉求。虽然有些企业主是真心诚意地推动理念,事实却是有更多的老闆级人马喜欢「讲一套,做一套」。遇到这种老闆,员工為求自保往往会阳奉阴违,但求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便是了。

  今天的社会,除了一般打工仔,也有不少高层人员寧愿捨弃追求使命感,而选择虚应故事地轻轻鬆鬆完成任务,工作交差便算了。香港特区前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先生,当年上任便是以「做好呢份工」為口号。这反应了他的心态是不追求大作為。结果在他管治下,香港社会发展倒退,香港人活得很辛苦。舆论也常批评他不顾民望低沉,只管透过职权為自己及亲属谋利益。

  人生没有使命、不追求使命,是悲哀的。在高位者,责任重大,影响深远,他若放弃使命,遗害可以很严重。

  其实,人生使命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主要视乎各人对生命的领受。以一个平凡的男人為例,若能尽忠於人生基本责任,壮年时期养妻活儿;人到中年时,能好好照顾年迈的父母;為了赚取日常生活所需,每日做好重复而沉闷的工作,简单直接地把工作任务变成人生使命,也是美事,值得尊敬。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也是如此。

  年前华理克牧师(Rick Warren)先后出版了两部很有啟发性的书:《目标导向的教会》(或译「直奔标竿」)与《目标导向的人生》,就是希望能帮助基督徒明白人生的目标与使命。华理克牧师的作品,亦啟发了全球不少教会先后推动了一个很有意义的「40日使命人生运动」。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黄金岁月】

【破局锦囊】

【如沐春风】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世说新语】

【文化之旅】

【新闻捕手】

【有李可陈】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观景人生】

【译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