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生命的傳承—
4/14之窗兒童差傳成焦點


2456 期(2011 年 9 月 1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提出著名宣教策略「10/40之窗」的基督教差傳策略家鮑樂森(Luis Bush)再推新宣教策略,他在九月一至三日訪港,並於國際希愛會主辦的「事奉生命的傳承」講座中分享培育新一代的差傳學說「4/14之窗」。「4/14之窗」指的是四至十四歲的兒童,鮑樂森認為這十年是黃金時期向孩子傳福音,並建立屬基督的價值觀和品格,但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地區的兒童工作正面對著重大考驗,前線工作者需要更有策略性地傳福音。

神看重孩子能力 針對需要服侍孩子

  也許你會懷疑向四歲的小孩傳福音的重要性,鮑樂森指出馬太福音記載耶穌在世最後一星期時,在聖殿中引述詩篇八篇二節:「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留下了兒童差傳的重要奧祕,他說:「在嬰孩的時候,神已揀選了並投資在其上,在神眼中嬰孩是充滿能力,口中有著權炳,神要透過孩子的生命去得勝。」

  現時全球介乎四至十四歲的兒童佔約十二億人,他認為今日差傳策略的焦點應投放在這重要且具潛力的禾場上,而最大福音需要的群體正是處於「10/40之窗」和「4/14之窗」的交接點。位於中美洲北部的小國薩爾瓦多是鮑樂森曾事奉的國家,他指當地黑社會是世上最危險的分子,當地的兒童和青少年因得不到家庭的關愛,令有超過一半兒童加入黑社會,透過四處破壞尋找自身價值。他說:「四至十四歲階段的兒童最需要的是價值,傳福音時要體貼他們的需要。如在巴西貧民窟Favela中,貧窮而又充滿毒品,小孩渴望踢足球,我們便用足球幫他尋找聖經價值。」

遊戲機成父母挑戰 韓國教會受補習社影響

  在10/40之窗以外的世界成長的孩童,相反地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他們被標籤為互聯網的一代(Internet Generation)、數碼兒童(Digital kids)、甚至是Facebookers、youtubers......鮑樂森認為口中含廿大中日iPhone出世的「Y世代」同樣尋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主因來自城市的家長生活繁忙。哥倫比亞一份研究指出大部分先進國家,父母平均每週花少於一小時陪伴他們的孩子;孩子亦沈迷於網絡和遊戲機中,他坦言:「父母要勝過遊戲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故他認為改變第一步需要由家長做起,多與子女溝通玩樂,建立互動關係而非威嚴。

  來自韓國哈利路亞教會(Hallelujah Community Church)長老JohnHur指出,韓國教會近年兒童數字急劇下降,說:「家長非常緊張子女能否入讀大學,不少補習社向家長招手,叫他們不要送子女到教會,應送到補習社,否則事業和學業都不會成功,但主日學老師從不會這樣做。」他分享教會的策略是投放更多資源在孩童身上,安排好的老師,增加兒童設施、豐富活動內容,甚至於平日提供課後活動,期望配合孩子的需要。

培育兒童須策略 三代同堂才整全

  鮑樂森提出「5C兒童培育策略」:認識基督(Christ)、社群(Community)、品格(Character)、呼召(Calling)和能力(Competencies),他認為當孩童有這五方面的完整培育,生命將會得到全面的轉化。轉化的基礎是孩童接受耶穌並與神和好,然後得到一個可靠和能給予支持的家庭、教會或社群,且堅固他們的信仰。然後學會了良好誠實的品格,並尋見神在他們生命中的呼召。最後接受聖經知識、正規教育和謀生技能訓練,以致他們有能力實踐神的呼召,就得到全面轉化。

  靠孩童自身能力並不能達到果效,John Hur表示哈利路亞教會的異象是「三代同堂」,他說:「我們就如一支箭,箭頭是孩子,他們要有很強的靈命;箭杆是成年家長,要有正直的榜樣;羽毛是老一輩,有影響力而且要有對的方向。兒童事工不能單做兒童,還要家長和老一輩才夠整合。」

  他續言韓國教會的教育宣教(Education As Mission)有四大重點,一是要生育更多小孩;二是離開教會,進到目標社群中服侍人;三是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優先;四是提高青年牧者的薪酬,將教育宣教的異象與年輕人分享。鮑樂森認為親子短宣是非常有效的做法,在籌備中多讓年輕人參與其中,以行動經歷神。

▲基督教差傳策略家鮑樂森認為新的宣教方向應以四至十四歲的兒童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