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職只是「打工仔」改變心態甘心事奉


2440 期(2011 年 5 月 2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神學院畢業,滿懷呼召地走進堂會,牧者首要面對的不是牧養的考驗,而是令人喘不過氣的辦公室制度。於是「新入職」的牧者開始質疑自己在事奉還是「打工」?啟田浸信會主任牧師馬保羅牧師仍然堅持「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牧者存有「打工仔」成分。由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中華基督教閩南三一堂、基道文字事工合辦的牧養職事專題講座「牧者只是打工仔?」,已於五月十六日下午舉行,約有一百位信徒出席。

  馬保羅牧師於其著作《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中詳述堂會中揮不去的公司文化,他重申:「傳道人將全職事奉過於神聖化,牧者是雇員,堂會是雇主,這是一個事實。傳道的限制在於支取堂會薪金,所以要服從堂會的期望,不能因有召命而當自己是自僱人士,除非你是自籌薪金。」

  基督教豐盛生命堂榮譽會牧陳恩明牧師指出,牧者明明活在二十一世紀保守信仰派的群體,卻幻想自己活在初期教會中生活,忽略了政治、教會背景等因素,甚至以使徒行傳六章「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作為借口。馬牧師亦言:「這是不切實際的期望,堂會還有新發展、擴堂宣教。」

  牧者除了要面對堂主任,還要面對一堆「老闆長執」,如若遇上一些擺「老闆款」的長執時,馬牧師認為傳道人要調整心態,懷著謙卑的心,需要做便做,並自覺地多走第二里路,以行動與長執建立互信關係,亦可多溝通表達工作量的情況。

  馬牧師認為同工關係要比事工優先,因為彼此相愛才是基督徒的標記。他以親身經驗解釋同工離開不一定是壞事。他曾經因與同工工作路線不合,產生衝突,於是傾談後,同工明白,彼此亦感到關心和尊重,最後同工決定辭職到第二間堂會服事,走他的路線,馬牧師相當祝福,至今仍保持聯絡。

  當服事中的「額外工作」令你感到辛苦,當忙碌令你感到失落呼召時,陳牧師坦言:「不是站在講台上才是事奉主,每時每刻都是,洗廁所也可以事奉主。」他曾於一九九零年時打算運用恩賜,在各方支持下準備當「東方葛培理」巡迴講道,但當時教會由傳統架構轉為小組化,需要他,於是他留下來,他說:「我最初的呼召是不論甚麼,神要我做便做,甘心命抵地做。我鼓勵牧者開放生命,如果當傳道辛苦,不如轉位。」

  馬牧師認為現代教會文化是沒有喜樂的文化,皆因過於看重成敗,他說:「有一個偶像要拆毀,如果成敗變成指標,堂會就會成為偶像,控制我們的哀樂。」他認同教會對牧者的要求高,但他鼓勵應持自由、甘心的心態,相信即使有錯誤,神都會看顧,反省過後把結果交給神。

  陳恩明牧師總結說:「牧職是有打工成分,但不是打工仔。像首飾廣告一樣,『最緊要靚』,以聖潔為裝飾,神的榮美常在我身上,散發氣質。我們份工其實好好做,最緊要玩得開心,忠心努力!」

▲圖左起:馬保羅牧師、胡志偉牧師及陳恩明牧師揭示現代牧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