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神學生醫院牧關日
 再思道成肉身之病患牧養


2424 期(2011 年 2 月 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主辦,本港十四間神學院協辦之第四屆神學生醫院牧關日已於一月二十一日,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舉行,主題為「道成了肉身,病患牧養的再思」。由於牧者在病患牧養方面的參與及關心十分重要,而基督教正是道成肉身的信仰,道可藉著肉身彰顯或演繹出來。因此是次聚會讓未來的牧者(神學生)從「道」與「肉身」之中作出反思。當日的專題分享由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專業發展及牧關教育督導盧惠銓牧師、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羅杰才牧師擔任講員。另大會設立八個工作坊,全面講解不同層面的病患牧養。

  盧惠銓牧師指,心靈關顧是牧養關顧其中一個核心範疇,乃關注及照顧人在病患過程中其心理、社交及靈性之需要。沒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也會有靈性需要。無論當事人是否持有特定宗教信仰,許多人在病痛中都曾經歷打擊、轉化與超越,並與大自然、自我和其他人的關係,產生嶄新而深刻的體會。這些體會往往改變當事人對生命的理解。盧牧師表示,在醫藥無效時心靈關顧更顯舉足輕重,在涉及倫理道德等醫療護理抉擇時心靈關顧特別重要。良好的牧養關顧可以讓人經歷上帝,相反,亦可以改變人對上帝美好的看法。因此,牧養關顧者的個人素質很重要。

心靈關顧舉足輕重

  盧惠銓牧師表示,牧者的個人成長背景,對其牧養事奉影響深遠,若牧者不瞭解箇中微妙的關係,其本人與事奉皆冒險。好牧人的個人質素,持有健康的神學根基,對人有牧者心腸,願意認識及面對自己,敢於面對自己與別人的苦與痛。成熟的情緒處理,掌握合宜的人際界線,願意虛己受教終生學習。盧牧師表示,這些良好的個人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出來的。他以哥林多後書一章四節「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有一位家長,孩子跳樓自殺了,經歷過這悲痛後,他以過來人的身分幫助同樣經歷的人,盧牧師鼓勵並欣賞他這樣的做法。

肉身關顧顯明主道

  羅杰才牧師指,主耶穌道成肉身,信徒也要道成肉身,把上帝的道藉著可見的身體彰顯出來,成為道的載體。他勉勵會眾要善待肉身,讓道透過有形的身體來表達。羅牧師引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講道的內容「只有肉身能夠將那不可見的、靈性的、神聖的,轉為可見的。肉身的受造,是為將那自古以來被隱蔽的奧祕—神,化為可見的實體。」又引用任教美國一間基督教大學的新約學者、前本篤會士添.莊斯頓(Tim Johnston)的話指出,肉身本來就是上主肖像的一個構成部分,因此也是引導人們認識上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途徑。羅牧師表示,上帝從來不輕視肉身,也不放棄對肉身的關顧,如經上記著說:「如果餓了給我吃,渴了給我喝,病了你們看顧我.......你們作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羅牧師表示,病患牧養有以下功效:福音宣教、信徒培育、神學反思、教會見證、生命成長。同時,羅牧師認為病患牧養亦有以下的作用,可以傳道,把上帝的話語傳給別人;顯道,藉著牧養,顯明上帝的道理;明道,更明白上帝的道;懂人,明白甚麼是人,儘管一人只能躺在床上,失去活動能力,他依然是百分百的人;愛人,更懂得去愛人;做人,明白怎樣做人。羅牧師說,倘若我們有天躺在床上,大小便都要人照顧,我們是否能說「上帝對我真好!」他總結說:「照顧別人不難,作為病人讓人照顧很難,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病患牧養。」

  專題分享後,大會設立八個工作坊,分別由林偉廉牧師主講「愛的召命—院牧在醫院的獨特召命」、周翠梅院牧主講「靈機可觸—院牧關顧與床邊佈道」、莫蕙芬院牧主講「跨越幽谷癌症病人的牧養關顧」、黃秀霞院牧主講「哀而不傷—離世哀傷的牧養關顧」、楊倩雯院牧主講「昏前關顧—病人手術前的牧養關顧」、羅桂蓮院牧主講「亂中有序—突然死亡的牧養關顧」、羅杰才牧師主講「如此我禱—有效使用經文和禱告關顧病人」及盧惠銓牧師主講「如此我信—建立健康的信仰觀念看病患死亡」。

▲羅杰才牧師鼓勵神學生一起學習病患牧養。

▲盧惠銓牧師指牧養關顧司讓病者經歷上帝。

▲本港十四間神學院學生參與瞭解病患牧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