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体的福乐 关键在生命活祭
第 2454 期(2011 年 9 月 4 日) ◎ 要闻
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举办之「我信群体—重拾群体的福乐」讲座,於八月二十九日晚上,假突破中心举行。中神实践科副教授郝继勇牧师认为,要重拾群体的福乐,需要彼此配搭服事,一同学习爱的功课,关键在於让生命成为活祭。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资深干事骆颖佳博士则回应,在群体生活中要懂得分享,才能找到神给信徒的召命。
中神实践科副教授郝继勇牧师引述罗马书第十二章的经文,指出身体乃比喻群体,每人是不同的肢体,均是独特的,因而在群体生活中需要配搭服事,接受自己与别人不同,但也要照圣经所说「看自己合乎中道」。他表示,教会可按信徒恩赐而让他们参与服事,如果大部分都不是按自己的恩赐事奉,是不健康的。此外,倘若不发挥自己的恩赐,则会影响神的恩典滋润他人的心灵。
郝继勇牧师认为,在群体相处中要学习爱,其重点是「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信徒要学习择善弃恶,并可祈求神赐力。此外,信徒更需要「以善胜恶」,无论在何光景,需相信神仍在掌管。信徒要思想自己有没有同行者与自己一起择善弃恶及以善胜恶。他说:「若我们不甘心放低自己,就不会有群体的出现。」
郝继勇牧师又指,事奉不单做事,而是将自己放在祭坛上,是生命的回应及选择。正如经文所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郝牧师指,有时人看自己太过重要,应时常带着感恩的心,认定可以服事乃是神的恩典,信徒应找到自己的职分,并且按恩赐事奉。
骆颖佳博士回应,《群体真章》作者唐慕华(Marva J. Dawn)生活在北美重视资本主义的社会中,人们注重表现自己,与香港相似,然而,在教会中不是要表现自己有多好,而是要显示自己的软弱。此外,信徒群体的建立,就是要活出圣灵的果子。唐慕华在书中也表示,不懂得在群体中分享的信徒,就很难找到神给他们的召命。
郝继勇牧师指每人都是独特的,要懂得接受自己与别人不同,并活出爱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