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臣也是君
第 2453 期(2011 年 8 月 28 日) ◎ 时事透析 ◎ 罗杰才
特首选举尚未开始,但估领袖的游戏已经过了几个回合。曾经获温家宝总理单独接待家宴的「普通老百姓」,前全国人大代表吴康民,不久前提出「铁三角论」,引起不少揣测。最近吴老又再提出新的说法,就是君臣论,原来铁三角的一正两辅,就是范太担正主角,唐梁两位辅助一届,五年之后再次较量。但新的君臣论,范太已不列其中,以弱君强臣配搭。他的说法是,一个民望不高的特首(应是指唐英年),配以一个执行力强的政务司长(相信是指梁振英)。但政治是一个角力场,是否会如吴老一厢情愿的自愿归位,实在耐人寻味。但君臣论出台之前已传出范太似乎有意收缰,不去马参选。看来唐梁两雄双争,应是正码戏。
过去三届特首选举,除了第一届有董建华、吴光正和杨铁梁三位参选之外,第二届是董建华一人独选,第三届曾荫权虽然受梁家杰挑战,但只是政治一场「秀」。由于政改方案已经通过,到了二零一七年,特首将要由普选产生。虽然有关的提名机制仍待安排,但相信到时不可能出现只有一位候选人让全港选民「选举」的大笑话。
正因如此,一个在北京眼中认为可以接受的「竞选」,实在应该出现在今届。一来唐梁二人有意问鼎特首宝座的意态已是人人皆知,谁人退选都会被视为北京要他下来。这样不但会打击港人治港的信心,也会为新一届的政府埋下不稳定的因素。二来也好让普选之前有一次「实习」的机会。而且能者得胜,才是政治游戏的规则。如果未来的特首未经选战而黄袍加身,不但更加难以领导香港,就连解决香港矛盾的能力亦会受质疑。
在一国两制下,特首要获得中央信任,是无法逾越的政治现实,但是封疆大将,既是臣,也是君。他是否能服众领军,能不能决断千里之外,都是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忠诚之下,仍是能者当之,而不可以亲者任之。但到底谁是能者,还是由他们自己表现,来一趟公开较量,证明自己是「首」选之材。
「邦国啊,你的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乐,你就有祸了!」(传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