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主教残而不废—译成一指本中文圣经

2401 期(2010 年 8 月 29 日) ◎ 教会今昔 ◎ 浩然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施约瑟牧师(Rev. Samuel Issac Joseph Schereschewsky)是於一八七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礼拜三)诸圣日,在纽约圣公会恩典堂祝圣为上海主教。由施密夫主教(Bishop Berijamin Bosworth Smith主礼,十六位主教襄礼,按施主教是世界圣公宗教会所按立第四位犹太人主教。第一位是耶路撒冷主教亚力山大(Michael Soloman Alexander, Bishop of Jerusalm1841-1845);第二位休伦主教希慕夫(Issac Helmuth, Bishop of Huron 1874-1883);第三位是利比利亚棕榈角主教欧尔,(John Gottlieb Auer, Bishop of Cape Palmas, Liberia, 1873-1874)。在此反映圣公会在各地已有不少犹太人的基督徒,并且在各地祝圣主教发展当地犹太基督徒的事工,以及向当地犹太人作传教的工作。

  施牧师智慧高超,识见过人,当他抵中国不久,有见对中国知识分子传福音的重要性,认为在中国开办基督教大学是一个可行的途径,藉着教育上传授西方的现代知识,可以接触到中国的知识分子,并且更可以培育更多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如此才有助於福音的宏扬。所以他未被选主教在美国的一段日子中,经已将在中国兴办大学的计画向美国圣公会海外委员会,以及各教区主教申述的建校筹备工作,在一八七七年十月已向本地教务委员会和海外委员会筹得四万元,所以当他被祝为主教,返回中国便可进行兴建圣约翰书院(St. John’s College)成为中国第一所基督教大学。

  施主教是一位译经专家,一八七五年经已译出《摩西五经》(见右图)就任主教不久,至一八八一年到武昌工作,不幸因中暑全身瘫焕,曾到日内瓦就医,未得痊愈,只有右手中指可打字,但他仍然不放弃由美国圣经公会支持,从事北京话旧约圣经翻译,至一九零六年译成浅文理圣经,有称之为「一指本圣经」(One-finger Bible,见一九零二年在日本译经情况)。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联会特别事工】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教会语文漫谈】

【文林】

【童话人间】

【谁是邻舍】

【问道】

【释经讲道】

【家庭治疗室】

【品兰集】

【女传道手记】

【联会新会堂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