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牧养事工

2400 期(2010 年 8 月 22 日) ◎ 教会之声 ◎ 邓永照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发展教会最大的资产是「人」,尤其是「年轻人」,因他们是教会延续使命的动力,是教会的明天。但青少年人在成长中要面对多元化信息的冲击,百花齐放网络传媒的吸引,对各样事物好奇探索的阶段,情感精力都充沛而渴求自我表现,再加上处于节奏急速的香港,教会要对他们作信仰灌输,关心培育,发展他们的潜能,甚至挑战他们委身事主,真是一件不易的事,甚至是牧养上的一项极具挑战的事工。笔者不是青少年牧养事工的专家,只是一位二十多年参与堂会与中小学校福音工作,至今仍与年轻传道人一起去推动青少年牧养事工的堂会牧师。藉个人简单的经验分享,盼望能对有关事工的教会和同工有所参考。

  牧养信念一:先建立关系,再知识培育,后是信仰经历!

  教会推动青少年的活动除了要考虑配合对象的需要;亦要有较广度的接触面,无论是参与学校的宗教科教学、升中适应班、补习班、球类训练、跳舞班等,都是希望能接触更多青少年人,以至活动过后,教会仍能吸纳一班没有流失的年轻人,可作进一步的牧养栽培。另外,年轻人确易在行为表现上有冲动犯错,但作为传道人或导师都必须先与他们建立可信任的深交关系,才能藉赖真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纠正其生活行为,以信仰经历作出改变生命的指导。

  牧养信念二:陪伴守望他们今天的成长!

  青少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孤独无助、恐惧罪疚、情绪不稳,甚至会讨厌自己信仰的软弱;怀疑自己信仰的真实。他们除了面对读书考试的压力外,还有是同侪的接纳,性经验的好奇诱惑,甚至是开始面对交友恋爱、分手失恋等的困扰。但他们常是很怕严肃面对面地将心底话与长者分享;亦在遣词用字上未能自由地藉语言抒发内心的感受。作为青少年的同行者,能在日常的日子紧贴他们生活的际遇,参与在网络世界中进入他们内心的讨论,给予辅导支持和开解,这都是不可少的牧养关顾;当然透过青少年门训、主日学作群体的培育,更可建立他们属灵生命的成长。

  牧养信念三:他们比我们未来会发挥得更好!

  年轻人确会有一段角色的迷失、反叛自我的时刻,又或者是易被人视作没有能力的一代。但作为牧养青少年人的工作者,要信任他们未来表现会比我们更好,要有忍耐,陪伴他们走过这段成长路。他们会由被接纳到被认同,由有归属就能有安全感,由鼓励下作出生命潜质的发挥,甚至为信仰作出委身的行动。故此,教会要帮助他们教导他们如何平衡家庭、学校和教会的时间分配,藉不同形式活动带来信仰生活的体验,透过团契小组,或不同活动发挥团队精神,以致能互相激励和扶持建立,在相交中建立对上帝的亲近倚靠及委身。

  牧养信念四:愿意为他们投放更大的资源!

  青少年人可说是教会的消费者。由他们决志信主要等一段日子;要他们到社会工作到赚到金钱而愿作十一奉献,这要等的年日更长,故要作青少年人事工,由初信成长到能够服侍下一代,估计要五至七年时光。另一方面,要做到青少年牧养事工的人,最重要是能与他们没有大的代沟而是要「打成一片」,能藉网络信息紧贴互相的沟通,能与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参与他们「通顶」(通宵)的谈心活动,又要在信仰上及人生阅历上给予他们的指引。可见,教会现有年长的传道人牧者未必是最佳的人选,故要考虑聘请专责的年轻传道人,或适合青少年人的福音干事作发展。因此,教会就要视青少年人工作为教会的核心价值,把足够的金钱及人才投放在这片土壤上,期盼五至七年后,能见到美好的收成。

  

邓永照(中华基督教会基道旺角堂主任牧师)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联会特别事工】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教会语文漫谈】

【童话人间】

【谁是邻舍】

【问道】

【释经讲道】

【家庭治疗室】

【品兰集】

【灵修果园】

【青葱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