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泥
第 2332 期(2009 年 5 月 3 日) ◎ 灵修果园 ◎ 陈倩明
曾到过陶瓷工场参观,里里外外摆放了很多陶器,有名贵,有破损的,它们各有不同的身价。及至到了工人做陶器的工场,才真的大开眼界。工人娴熟的手顺着转盘转动,泥在他们的手中也跟着转盘转,不多久,一个器皿的雏型就展现出了,甚至可以看出是一个花瓶还是一个杯。也有看过泥在转动时「塌下」,那工人就要再来一次。我想若不曾参观过陶瓷工场,就很难体会先知杰里迈亚书在十八章里陶匠制造陶器的比喻。以色列家在神的手中,就像泥在陶匠的手中,陶匠要泥怎样就怎样,要做怎样的器皿就按他心意而成就。神借这比喻也提醒了以色列人他们的国是属上帝的。神要一邦兴起,要一邦败亡,都有他自己的旨意和时间。
对我们亦然,神在我们生命中也有他的计划与时间,他要建立,要拆毁,都随他的心意。
但坦白说,这些话有点刺耳,不太能听进去。任凭神要怎样就怎样,真的没有一点的自主权吗?我想如果我不认识这位上帝,当然也会有所保留,但若知道神是一位慈爱公义,满有恩典和怜悯的神时,我就可以放心把自己交在他手中,肯定是万无一失。
杰里迈亚的话提醒我们其实我们真像一把泥,神却把我们从泥土堆中提拔出来,按着他的心意,加上了些磨炼之后,我们竟然成了有用的器皿。回头想一想,做一堆泥比较好,还是成为一个器皿比较好?我想当然是器皿吧。谁想一辈子仍是泥土一把呢?若乐意被神使用,日后的光景肯定比先前的更好。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你看,原来我们还可以选择在神面前成为贵重的器皿,只要注意那先决的条件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