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走向何方(下)


2289 期(2008 年 7 月 6 日)
◎ 時代講章 ◎ 徐濟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從追求福樂到關懷卑困

  屬天的福樂不單是心靈方面,亦是物質方面—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全人的福音滿足全人的需要。舊約有不少屬靈偉人獲賜家財萬貫,顯示神的賞賜包括物質在內;新約有不少財主被斥難進天國,只是提醒屬神的人不要以財為主而非否定財富。就像追求聖靈充滿可以誤陷邪靈充滿,追求錢財充滿亦可誤墮魔鬼網羅(撒旦在試探主時揭示「萬國的榮華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太四8,路四6)。財本是中性,貪財那貪心才是罪性。「登山寶訓」用了最多篇幅教導積財於天、勿事瑪門、先求神國等真理,「耶穌比喻」引用很多題材闡明管家之道,以此規勸財主和追逐財富的人。追求財富並非是追求福樂中的指路牌。

  基督徒似常忽略唯一沒有記載在四福音的一句主耶穌話語—施比受更為有福(徒二十35)。這話意指,福樂不止於受而在於施。愛神或蒙神愛的人「領受」財富的目的是,學做管家代主人「施予」有需要的人,這常稱之為「行公義」(相反就是「不行公義」,舊約先知針對這方面之言訓甚多)。信徒掌握從愛到施之道,就能多愛多施,成為恩典流通的管子。

  催生華福運動的洛桑大會(一九七四年),宣言中罕有地為了過往疏忽服侍卑困的人而懺悔(penitence),而往後西方教會亦舉辦了不少峰會關注困苦受壓迫者,衍生了不少實質行動。這類稱為貧窮神學(Theology of the Poor, 或據全球貧窮人口稱 Theology of the Two-Thirds World)的興起,實有賴一群在歐美接受神學訓練、獲得頂級學府博士學位的中南美洲神學家努力。他們學成返回拉丁美洲牧會和教神學,面對社會中大量卑困受壓信徒和非信徒,將歐美的神學進行反思並落實此間(所謂doing theology),轉化成極具實力的貧窮神學和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並反向衝擊歐美那套主流神學中不務實際的學者(被揶揄為安逸的 armchair theologians),迫使歐美有識之士也起來向中南美神學家取經學道,一改西方神學稱霸全球神學界的局面,蔚為當代神學的奇觀。

  此間貧窮問題日趨嚴峻,部分教會領袖亦推動扶貧事工多年,盼上述先行者能激勵更多本地教牧、神學工作者委身其中,好問責於源自主耶穌的「扶貧神學」(太二十五31-46一段至為重要,名牧R.A.Schuller 亦定此為其教會未來事工方向。)

  

從道德抉擇到品格培育

  華人信徒普遍重視尋求神的旨意,並將其解讀為生活上倫理道德的抉擇。教會中討論的氛圍多是擇配偶、選工作、揀學校、辨友儕、待家人等諸式對錯是非好壞問題,都是一籃子抉擇問題。甚至乎,作出正確的抉擇(right decision)就是信仰生活的關鍵、成長的標記;到了一個地步,教會就是「教人做好人」的團體。然而,若「好人」取決於能作出正與對決定(decision making)的教徒,就會偏離了神學上指出「義人」取決於能緊守基督教訓(deciple making,參「大使命」經文)的門徒。誠然,基督教訓包含道德抉擇,但這抉擇是以品格為基礎。

  屬靈操練有品格塑造(character formation)一環,以作配合道德抉擇(moral decision)。正確抉擇可以「教出來」,但塑造、培育品格必須「學出來」,所以基督教教育不單是知識傳遞,更是榜樣學習。今天教會不乏知識性活動(主日學、講道、講座、神學院延伸課程等),卻缺乏生命榜樣可給跟隨和學習(教牧、長執、導師多忙於事工上領導而疏於生命上帶領)。缺乏榜樣的教會生活,由知識帶來的抉擇亦乏力。

  其實,這就是「道成肉身」要啟導人的信仰方向。舊約的律法原是啟示真知識,讓選民抉擇善與對,但能成就的榜樣不多,乃致神子降世重塑真生命,並呼召跟隨祂的門徒作成新約的教會,往後的教會發展模式都必須在新命令的「彼此相愛」模式下受規範。「道成肉身」之道以捨命的愛為基本法。當教會強調造就信徒的內容是抉擇性知識,易於「叫人自高自大」,惟有培育愛心好叫「能造就人」(林前八1);前者可以使教會分裂,後者必定使教會同心。願主的兒女都像主,以血肉之身彼此栽培。

  

結論

  香港社會素來高舉即食文化、用家市場,這個步伐快速的社會更充斥競爭哲學。教會在這種大氣候下急速發展在所難免,但教會不是世俗機構或社團,不走世途,只走天路。現實卻是,世途與天路像錯綜複雜的天橋陣前指路牌;急趕發展的堂會為免落後於競爭,採購「好用及即食」的增長產品,趕路無可厚非,但必須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走錯路耗精力,要不斷折返找出路。

  就以近年教會流行採用Awana發展兒童事工為例。這一套用家至上(User friendly)、材料齊全又好玩的基教課程的確具吸引力,有財力的教會都樂於購入其昂貴教材。其實這類新穎課程在北美有好幾套,甚有市場。兒童喜歡不喊悶,是否就是基教方向?這些教材培育出怎樣的兒童?本人提出的四個方向或許是衡量的標準之一。

  舉一反三,今天的教會愈來愈倚賴教會機構製作的佈道、栽培材料。機構要生存比教會困難,難免於迎合消費心理,以市場反應為導向。教會若只是被動地購用而不是主動地「批判」機構產品,則何來相輔相成呢?或許這屬於教會與機構配搭的另一大課題的事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一個字一顆心】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