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廷在天津加入Y.M.C.A.
第 2298 期(2008 年 9 月 7 日) ◎ 教会今昔 ◎ 浩然
在近代中国基督教历史中,Y.M.C.A.(基督教青年会)和美国耶鲁大学对中国教会;或是对中国社会都发生过极大的影响力。由于Y.M.C.A.是美国信徒组合的教会机构;耶鲁大学则属高等教育的学府。可是因为在耶鲁的毕业生中,不少同学投身于中国的传教事业,或是参加青年会的服务,使Y.M.C.A.和耶鲁大学存有密切的关系。正因为两者有密切的关系,以致影响不少中国青年学生在中国先接触到Y.M.C.A.然后到美国耶鲁大学去求学;甚而在耶鲁大学读书因为信了耶稣的缘故,当回到中国后,被罗致到Y.M.C.A.去服务,或是做Y.M.C.A.的会董,继而在各地推广青年会的工作。就以一八三九年从美国来到澳门,从事任职马礼逊教育协会学校校长的鲍留云牧师(Rev. Samuel Robbins Brown,见上图)为例,在一八四三年迁校到香港,称之为「飞鹅山书院」,一八四七年带了容闳、黄宽、黄胜三位学生到美国入学,而容闳考入耶鲁大学,一八五四年毕业,成为中国第一位美国大学毕业生。其后容闳又带了一百二十名幼童到美国入读中小学,其中便有詹天佑、唐绍仪、梁敦彦、唐国安、容揆在耶鲁大学毕业和肄业。及后李登辉、王宠惠、王正廷、孔祥熙、晏阳初等人都是毕业于耶鲁大学,回到中国都是热心青年会工作,为各地青年会作出贡献。
然而王正廷是先入Y.M.C.A.,然后才到美国耶鲁大学升学的。当王正廷一八九九年在北洋大学升读头等学堂(大学本科)时,因为发生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从天津进攻北京,北洋大学被德军占用,因而停课。王正廷为避乱返回上海在海关任职,不久为英国坎特教授荐入天津英华书院教英文科,并随坎特教授学习法律。适逢有美国青年会干事来会理(Willard D. Lyon)和世界青年会总干事穆德(Dr. John R. Mott,见下图)在天津组织市会,推广Y.M.C.A.的工作。因为青年会早于一八九五年由来会理在天津开展,天津青年会应是中国第一所青年会。由于当年中国政府在天津开办有北洋水师学堂、北洋医学堂、北洋电报学堂、北洋大学,青年会成立亦在于向高层知识分子传教,以王正廷一表人材,兼是一位热心青年,故被延揽为Y.M.C.A.的队长,协助发展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