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围墙海陆空
第 2242 期(2007 年 8 月 12 日) ◎ 时事透析 ◎ 区伯平
跨越后海湾、连接香港与深圳的「西部通道」刚于上月启用,又传来香港决定建造跨境「区域快线」、连接全国快速铁路网的消息。香港与国内的人流和货流,早已增长成为洪流。两地需要有愈来愈便捷的过境交通联系。这些原本是互动互利的发展,却因牵涉庞大的收益,常会陷于多方面财经势力的攻守争夺中,以致企画困阻不前。由港岛上环及九龙尖沙嘴这两处市区码头往珠三角的客轮航线,已算得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其实香港最贴近珠三角航道的码头是在屯门。可是若要在屯门发展客运,便利屯门、元朗、以至新界北区的居民,却是难于登天。屯门至澳门的客运航线筹备多年,但是一直锐意发展旅游、积极填海辟地的澳门、竟说没有多出一个码头让这间新公司的船泊岸。结果这条航线在半年前要改为屯门往珠海。
东铁的「落马州支线」,由设计到建成已经一波三折。建成之后却呆在那里几个月,要等待国内的对口决定通车日期,过中充满了悬疑性。所谓国内接驳配套未完成,背后也许是仍未能摆平某些利益集团的争持。再看谈了多年的「港珠澳大桥」,大桥名字上三个地方的排名次序、似是随意、似是虚华,原来竟然须要劳动北京中央出马,才得以平息各方争持争论。由此可想其他实质金钱利益的争夺之烈。
以珠三角的细小,而建有五个具国际规模的机场,也许要永远成为航空史上的笑话。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和珠海,五处机场之间虽然组织了协调机制,几年下来却是原地踏步,近乎未有运作。合作互补的呼声言尤在耳,这边厢香港机场年前跟珠海机场结成伙伴,那边厢深圳机场最近却跟新加坡机场结合伙伴。情况更象是各自赶紧储备实力,为持续的竞争增拨筹码。
香港与国内需要有海陆空的全面交通畅流。可是不同利益势力却在自利的争利手法中筑墙,但求大利归己,不理公众利益。这是「在商言商」?还是贪婪、无知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