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来华二百年纪念行
追溯昔日宣教士足迹

2242 期(2007 年 8 月 12 日) ◎ 要闻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马礼逊是谁?他对华人教会有甚麽贡献?今年为首位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牧师来华二百周年纪念,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出版部举办的「马礼逊来华二百周年纪念行」,将安排参加者到香港大学图书馆西文珍本书室及「圣道东来」圣经事工展览,参观一批有关马礼逊的珍贵文献,当中包括马礼逊从英国带来作翻译圣经用的《四史攸编耶稣基利斯督福音之会编》手稿,配合教会历史专家的详尽介绍,让信徒可追溯宣教先贤对华人教会无私奉献的见证。

   由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出版部举办的「马礼逊来华二百周年纪念行」活动,将於本年九月八日(礼拜六)举行。行程包括三个环节,当日下午二时三十分,首先假圣公会圣士提反堂(半山般咸道七十一号)举行崇拜,为上帝差遣宣教士将福音传入中国而感恩。会中更由基督教文化学会会长李志刚牧师讲述马礼逊牧师的生平历史,并由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尹耀全博士介绍港大所藏关於马礼逊史料的特色。

  崇拜後,随即步行前往香港大学图书馆,参观马礼逊特藏,书库所藏马礼逊牧师的手稿及有关藏书。该馆现藏有马礼逊从英国带来中国,用作翻译圣经的《四史攸编耶稣基利斯督福音之会编》手稿,以及马礼逊在广州依据天主教传教士早期的新约圣经译本所着的《新遗诏书》手稿等珍贵文物。

  活动第三部分是前往香港大会堂,参观「圣道东来」圣经事工展览。该展览由香港圣经公会主办,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协办,内容是介绍马礼逊在华期间所推展的工作,让参观者明白中文圣经翻译的历史,以及对文化丶医疗丶教育及社会的影响,将圣经不变的信息应用於今天,目的是透过展览让人明白昔日来华的宣教士,对现今中国的贡献。会场内分设多个展区,展出不同题材的事工,包括教会历史丶办学丶医疗丶社会服务丶圣经的应用等。当中更有难得一见的展品,包括有近二百年历史的马礼逊译本《神天圣书》,也就是有史以来第一本主要在中国境内译成,并於一八二三年首次印刷出版的整本新旧约圣经。

  会场中展出中国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牧师的传家油画,及写有戴德生牧师亲笔祷文的圣经。至於展出的「剑桥七子」书函信封,也有过百年历史。主办单位将安排参加者,於香港大学乘坐旅游车前往大会堂低座的展览场馆。

  「马礼逊来华二百周年纪念行」活动,欢迎全港教牧同工及信徒报名参加,费用全免。每位参加者可获纪念藏书票乙套及圣经乙本。由即日起至八月二十五日接受报名,有意参加者可於本报网页(www.christianweekly.net)下载报名表,或致电二三三七四一七一向联会出版部查询。

 

马礼逊牧师在华期间致力推展中文圣经翻译,对华人教会影响深远。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羊圈守望】

【画中有话】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画出生命】

【文林】

【特稿】

【十大长者】

【乐韵心弦】

【辅导小百科】

【神学探索】

【牧耕笔谈】

【放眼世界】

【交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