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我的安全感
第 2215 期(2007 年 2 月 4 日) ◎ 云彩见证 ◎ 黄木桢
仍记得那天晚上,我为一个音乐机构的公开布道聚会带领诗歌敬拜、分享布道信息,并呼召人归向基督。当聚会结束,众人都因着上帝大大使用这晚的聚会而感恩赞美,欢喜快乐之时,我却在深深内疚流泪。内疚为何四年前(一九九六年),已清楚听到主的呼召,要我全时间的牧会事奉祂,但到今天我仍是放不下自己,放不下公司的业务,放不下手所掌握的安全感。
就在那天晚上聚会完结后,我在中环的巴士站前,手抱着当时两岁的女儿,向太太表达我的心意,她竟也表示与我有同一的感动,早有心理准备,并十分支持我响应主的呼召,作全时间的工人,牧养教会。
感谢主,仆人要用上四年的时间才愿意响应呼召,但祂仍然愿意使用。零一年三月,因应着母会的需要,在教会执事会的邀请下,我一面在香港神学院修读部分时间神学文凭,一面在母会宣道会丽瑶堂任职助理传道,专责建立教会青少年事工及圣乐事奉,当中经历了三年全时间牧会的生活。
然而,在三年的全时间事奉中,牧会工作虽然繁重,牧养生命的事奉实不易为,却又使我深经历神的同在,更是坚定了我终生奉献给主,作牧会传道的心意。
后来我在执事会的同意和支持下暂时离职,到香港神学院修读全时间神学学士课程,接受更全面的装备。在过去三年的学习中,实在深感神学教育的重要,其重要之处不是为工序式的制造「牧会技工」,单单学习「实用」的牧会技能。神学训练本来就是一门生命的学问,叫每个独特的「神的仆人」,好好去面对自己、面对上帝、面对世界。
正如褚永华院长和老师时常提醒我们,神学生要多花时间去思考,不要只管「如何」,却不知「为何」;不要停滞在事件的表层,要「神学地」去思考,「神学地」去牧会;将来除了要努力实干,不怕吃苦,更要「心意更新而变化」,才能面对不断在变化中的社会与教会文化处境,响应人的心灵需要。
踏入学士课程四年级的路程,我仍是一个继续去学习思考、努力去实干的神学生,但同时已被确认为母会宣道会丽瑶堂的候任传道人,毕业后马上再次投入牧养的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生命的挑战,也是既兴奋又喜乐的事情。
能有机会放下以往的工作,全时间去读神学、全时间去牧会,是上帝给予我的祝福,也是我生命中的神迹。最后,愿意藉主的话语作结,盼能为主所喜悦,终生谦卑事主,作主忠仆。「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他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赛四十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