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
第 2215 期(2007 年 2 月 4 日) ◎ 教会今昔 ◎ 马礼逊牧师死后有拉丁文墓志
无可置疑,马礼逊牧师来到中国,在对外唯一开放城市的广州,当时满清政府厉行禁教,马牧师是不能在此立足的。其后于一八零九年借着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翻译,才可在广州和澳门居住。但当东印度公司专利权于一八三四年取销,一月三十一日所有职员撤回英国。英国政府派出律劳卑爵士(Lord William John Napier)充当商务监督,亦聘马礼逊牧师为译官,协助律劳卑向中国官方争取以外交地位驻在广州的权利。律氏于七月十七日到澳门,二十三日便要马礼逊牧师同往广州交涉。由于马牧师行前已感不适,到广州后日夕辛劳,终于八月一日晚上十时逝世。翌日将遗体运返澳门,五日举行安葬礼。而在八月英文《中华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竟有一篇拉打文墓志的发表(见下图)。按天主教神父夏其龙博士译为:「马礼逊神学博士:一、赋有天才聪敏,能负重任的人。二、着有中文的宝库,完成后十年逝世。三、为祖国的荣耀,裨益人类。四、在威廉米怜协助下,完成了为中国人用的圣经译本。五、在世约五十二年,于主历一八三四年八月一日逝世。六、这将是你的赞颂,中英语言及心态兼备......为神奉献生命」然而这篇拉丁文墓志,并未采用刻为墓碑。事实在马礼逊安葬后,他的挚友著名画家钱纳利(George Chinnery)曾为马牧师的坟墓画过素描表以悼念。(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