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愚拙地传讲愚拙的福音?(四之一)
第 2215 期(2007 年 2 月 4 日) ◎ 神学探索 ◎ 邓绍光
或许我们也会同意保罗的讲法:这愚拙实在是上帝的智慧,但我们其实对此并无兴趣。我们关心的,大概仍然是:这样的上帝对我有甚么好处?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世界。作为基督徒,我们说怎么样的语言,我们就成了怎么样的基督徒。作为教会,我们说怎么样的语言,我们就成了怎么样的教会。
有神学院院长在就职礼说过类似这样的一句说话:「今天,教会的信仰问题不是别的,就只是教会论。」后来他在一份教会报刊的访问上接着说:「今天,教会的问题是她不知道自己相信甚么。」这位神学院院长所讲的是香港及华人教会的景况。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相信的是甚么。然而,这样的事情又岂只是今天方才出现。
昔日的哥林多教会,看来跟今天的华人教会在这一点上十分相像,都不知道自己相信的是甚么,否则保罗不会在哥林多前书花了头四章的篇幅去讲论这个看来十分显浅的道理。可是,我们就是不明白,昔日的哥林多教会不懂得保罗传的是十字架的福音,不懂得所信的也是十字架的福音。今日我们也是一样,我们愈来愈不再宣讲十字架的福音,也愈来愈不懂所信的也是十字架的福音。我们愈来愈像保罗所讲的犹太人和希腊人。又或是我们仍然口里宣讲十字架,但心底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想法,甚或在解释上我们别有怀抱。
的确,我们以为十字架只是替罪羔羊的遭遇,十字架是愚拙的上帝的作为;因为上帝这样做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无罪一身轻,我们就可以忘记这十字架的福音。既然已经成就了那替罪的工作,既然我们都已领受了这替罪的好处,我们还有甚么好去记得这十字架。或许,我们只会继续追问,上帝还有甚么好处要剩下来给我们呢?相信上帝还有甚么好处呢?我们庆幸自己不用上十字架,因为有上帝的羔羊愚拙地替代了我们。
或许我们也会同意保罗的讲法:这愚拙实在是上帝的智慧,但我们其实对此并无兴趣。我们关心的,大概仍然是:这样的上帝对我有甚么好处?这个让耶稣基督上十字架的上帝,还会给我甚么好处?我们仍然会认同保罗的看法:十字架是上帝的大能。我们认同,因为十字架给我们替罪的好处。但我们并不就此满足,我们仍然会像犹太人那样,向上帝要神迹,向上帝要那些能满足自己欲求的好处。
这样一来,十字架不再是我们生命的样式,不再是我们生活的道路,而仅仅只是我们从上帝手里获取好处的途径。于是我们继续贯彻这种为自己寻求欲求好处的生命实践,向上帝要神迹。我们以为在十字架之外,我们还可以要神迹,求智慧,我们以为可以同时既得十字架的好处,也得神迹及智慧的好处,却没有想到鱼与熊掌是不能兼得的。
(作者为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基督教思想「神学与文化」〕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