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


2160 期(2006 年 1 月 15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主管大嶼山林木的一名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農林督察,昨日與同事在大嶼山大陰澳迪士尼樂園附近山頭,尋覓植樹的地點時,疑失足跣腳掉下山坡......送院搶救不治,漁護署正調查意外原因及檢討安全指引。」《蘋果日報》4.1.2006

  好爸爸因公殉職,遺下妻兒二人。記者拍攝到事發後死者親人到醫院認屍的照片,各人皆哭成淚人,只有死者那十二歲的兒子轉個頭來面向記者,他雙眼發紅,那一刻雖然看不見淚光,但那稚嫩而迷惘的眼神,卻更叫人動容。

  眼睛是靈魂之窗,一個人的眼神道出了他的祕密心事。欲哭而無淚,有言還無言,又到斷腸回首處,這樣的眼神最惹人哀憐。好端端一個男人,是好公僕,又是好丈夫好父親,一下子就不辭而別,做兒子的試問是何等的傷痛徬徨。生死懸之一線,頃刻間就失去了父親,這個入世未深的孩子從此踏上一條迴然不同的人生路。

  眼神訴說著不同的故事,可惜這個社會愈來愈忽視人的眼神。教統局重視的是成績和效益,老師看的是學生的表現而不是他們的眼神;教統局派員到學校視學,做甚麼「外評」時,看的也只是老師呈交的報表而不是他們的眼神。當一個社會不再留意人的眼神,包括父母不看兒女的眼神,老師不看學生的眼神,上司不看員工的眼神,這個社會就只會剩下空洞洞的眼神,迷惘而失落,憂鬱而絕望。近幾個月接二連三有專業人士自殺,他們留下的一定包括曾經失落過的眼神。

  十二歲的男孩子失去了好父親,他的眼神如泣如訴,但他有幸曾經有過一個好父親,父親一定為他留下美好的回憶,足夠成為他長大成人的素材和養分。想起《相約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的主角Professor Morrie Schwartz, 他在臨終前接受訪問時說過:「只要我們彼此相愛,並把它珍藏在心裡,我們即使死了也不會消亡,你創造的愛依然存在著,所有記憶依然存在著,你仍然活著,活在每一個你觸摸的人的心中,死亡終結了生命,但沒有終結感情的聯繫。」

  好父親不錯仍活在兒子的心中,直到地老天荒。好父親曾經擁抱過他的孩子,以愛心和鼓勵的眼神凝望過他的孩子。今天孩子的眼神雖曾一度迷惘失落,但不要緊,他的心仍暖,雙腳仍有力,他會支撐下去的,因為他有一個愛他的父親。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