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绋者「四大寇」居首位
第 2016 期(2003 年 4 月 13 日) ◎ 教会图说 ◎ 浩然
在这十六位的执绋人中,与孙中山最知交又认识最久,除陈少白之外,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孙中山先生早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时的时候,经已热衷于中国现代改革的事业,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等四人,常常聚集于香港歌赋街的杨耀记,独辟一室高谈中国的政治现况,畅言革命的鸿图大计,这是反映当时热血青年的言论。至于谈到反清改革政治,亦是一种大逆不道的主张,所以他们四人有「四大寇」的称号。
说到「四大寇」的交游,孙中山和尢列的认识最早,因为孙中山先生一八八六年入读广州博济医院的时候,尢列早已在博济医院毕业,在顺德行医,其后因事回博济医院得与孙中山先生结交。当孙中山先生在一八八七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时候,尢列亦转往香港华民政务司署任职,与孙中山先生保持联系。陈少白本在广州格致书院(即日后的岭南大学)就读,由于思想先造,对国家抱有大志。后得广州区凤墀长老介绍到香港西医书院去见孙中山,两人相见如故,志趣相投,并鼓励陈少白投考香港西医院书院,以致陈少白来港入学,其后改有「四大寇」的形成。
陈少白是孙中山先生出生入死的兄弟,对于孙中山一切的主张,可说言听计从。当孙中山于一八九二年毕业西医书院之后,为相随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他亦于同年离开西医书院。一九二一年任孙中山总统府顾问,其后随孙中山北上,当孙中山逝世的时候。「四大寇」唯一在北京的人,他被公举为执绋第一人是最适当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