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四德(下)


1985 期(2002 年 9 月 8 日)
◎ 神學縱橫 ◎ 陳耀南(澳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以「貞順」為「婦德」,這點就要大大檢討了,「貞」就是始專一。小說家徐訏的名言:「男人永久而不專一,女人專一而不永久」,當然,縱使他的觀察與歸納大致合乎事實,如果男女各自放縱本能,也會淪同禽獸、天下大亂了!雌性天生要選擇對象配合,跟著懷胎生育,自然要「專一」;不過,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需要與喜好,配偶本身也有生死離合的變化,要雌性「永久」,自然不大可能。在於人類,因為生理本能之外,還有更豐富的情感以及其他動物所無的道德意識、宗教信仰等等,問題就複雜得多。但是,無論如何,要外在規範婦女「從一而終」而並非出於當事人自己真正的心甘情願,必然違反人性而不能長久。男子名正言順地三妻四妄,詩意地稱為「續絃」,或者語帶不敬名曰「填房」,即使妻子活生生在世,丈夫可以單方面「出妻」,貴為皇后,也會被打入冷宮,而女子改嫁卻飽受歧視!但如今西人社會,婦女婚前換男友如走馬燈,即使婚後,離離合合,也像戲院換畫。

  「順」之一字,更站不住腳,個性剛強的女性,即使在禮教森嚴的古代也壓制不住,至多稱之為「悍婦」。不過正史中的梁紅玉、文學裡的花木蘭、民間傳說的鍾無艷、劉金定等等,把「悍勇」用於定國安邦,仍然不得不加以肯定。奇女子武則天,由小宮娥而小尼姑而寵妃而皇后而皇帝,縱使飽受嘲罵,不過雄才偉略,遠勝絕大多數鬚眉,這一點卻無人能夠否認。諸如此類的「女強人」,能指望她們長期「柔順」嗎?

  武王伐紂,聲討紂王其中的罪名是「牝雞司晨」~就是母雞竟然啼叫,罵他「唯婦言是用」,讓妲己亂講話,亂出主意。朱子治家格言,也教訓成家立室以後的兄弟,如果「聽婦言、乖骨肉」,就「不是丈夫」。問題是:夫妻才能並不與古人設想的「男尊女卑」成正比例,即使婚前似乎丈夫才學較高,也沒有人敢保證,男子的優勢在婚後永遠保持,特別是教育與社交機會都男女平等的現代,許多家庭,尤其是移民的太空人家庭,婦女不只「能頂半邊天」,簡直頂了大半邊,甚至整個天空!

  「三從」的問題就大了!小女孩時代,當然「未嫁從父」,一上中學,父親種種缺點陸續看在眼裡,現今愈來愈多的婚姻破裂的單親家庭,許多更是無父可從,或者恨父而不從,更不必說那些行同禽獸,愧為人父的傢伙了。前面論到以柔順為「婦德」時已經講過,現代婚變頻繁,在稱謂上要婦女冠夫姓已經是愈來愈麻煩與不切實際,何況要她「從」、「順」?八十年代中葉以來,科學家已經從生理功能上證明真的連心理上也「男女有別」~前些時候那本「男由火星至,女自金星來」,另一本「何以夫難覓家中之物,婦不識戶外之路」,這個「別」字,從此獲得新的,更深刻的解釋,男女思維方式有別,不能互相取代,只好也應該互相了解、互相包容、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既然如此,何「從」之有?

  可能古代婦女的平均壽命也是像現代般比男子高,所以老公公向來都比老婆婆少。古代的老婆婆,沒有社會保障,沒有經濟能力,帷有「夫死從子」,好在傳統社會鼓勵孝道,鄉里、宗族、政府,都制裁不孝。到了現代,特別在西方文化衝擊之下,愚孝大抵沒有了,不過,正面意義的孝義行為,也大大減少了。兒子不想你從,媳婦更不想你從、你又怎樣「從子」呢?

  西方浪潮,衝擊動搖了三從四德,不過,也同時送來了日漸普及的基督教信仰。移民到西方,華裔家庭更真切地體驗到女權發達社會各方面的情態而參考取捨,中國古語:「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聖經說得更具體:上帝造男造女,女不能無男,男不能無女,男女都是有限的受造之物,後來都帶有原罪,父親、丈夫、兒子是女人一生最親密的三種男性,都不可免有他的罪性與局限,正如做母親、妻子、女兒的,也是如此。所以,「凡事包容,凡事忍耐」,這種由神而來的「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的愛,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認識他們的特質,原諒他們的限制,正如我們認識原諒、協助自己,這就是聖經所謂的話「連於葡萄樹,結出聖靈果」。

  所以,中國傳統的,世俗的「三從四德」,對現代,對我們基督徒,早已沒有意義。當然,舊日「三從四德」的總原則~「溫柔順服」還是可以保留,而且應該保留的~即如詩篇的名句:「因我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所以,如果一定要保存這個名目,我們可以提出新的三從四德:

  三從~從聖父、從聖子、從聖靈

  四德~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能夠如此,不單是好女子,更是神的好兒子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