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與生活憂慮(上)


1975 期(2002 年 6 月 30 日)
◎ 神學縱橫 ◎ 方鎮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社會學家白彼得(Peter Berger)認為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每一種應許都需要一個群體基礎(「社會基礎」)的支持;照樣,教會就是神的應許的群體基礎。這種「基礎」使神的應許可以更有效地實踐在世上,讓人更能體驗神的應許的真實性,因此,我們可以說教會是神的應許的「可能架構」(a plausibility structure)。

  意思是說,教會這群體基礎是幫助人體驗和實現神的應許的主要元素之一。教會與神的應許是互為彼此的,沒有教會神的應許就可能落空了,惟有藉著教會這群體基礎,基督徒所高舉「勝過憂慮的能力」才可以被其他人認識(在主觀上和客觀上被他們接納)。

  由於神的應許與教會(群體基礎)有這樣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得著以下的推理:當群體基礎愈穩固,建立在這基礎以上的神的應許便愈實在,愈容易被人接納。相反,當群體基礎日漸虛弱,它所見證或彰顯出來的神的應許便會歸於無有,結果,神的應許(例如神應許人藉著信心得著「生之勇氣」的能力)便變成一種「過氣」的神話,不被人所認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教會應該激發愛心,勉勵行善,積極幫助在逆境中滿有憂慮的人。

  教會可以為這些人做兩方面的工作:(1)教會不但為憂慮的人祈禱,祈求聖靈的能力臨到他們,(2)且要在行動上和動機上,切實把神向世人所作的應許實踐出來。換言之,基督徒要彼此幫助,並且幫助不信主的人,這樣,那些滿有憂慮的人便能感受到耶穌的應許。不單只是一個內在的經歷(例如向人賜下「生之勇氣」的能力),也是在實際層面上使人得到主的賜福。

  筆者對教會是群體基礎的理解有這樣的經歷:多年前,曾到美國讀書,每個學期都捨不得用三毫半買一杯咖啡喝,當完成兩年學習後,積蓄已全部用清,不知如何是好。自己為了繼續學業,不得不向當時參加的華人教會求助。後來得到教會肢體在經濟上的支持和心靈上的關懷(特別在學費方面),使我可以專心學習,終於能夠在兩年後完成學業,回到香港工作和事奉。回想這段艱難的日子,神確實帶領很多人給我幫助,自己內心充滿感恩,感謝神藉著教會這個群體基礎,使我和家人在生活憂慮上得著具體的幫助,這使我經驗到神的應許與群體基礎的重要關係。

  最初,我還以為能夠獲得教會的幫助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後來,在距離畢業日子不遠時,與一位曾在同一間華人教會事奉的同學交談,才知道他在教會所面對的遭遇與我有天壤之別。從這件事我看到神使用不同的方法,幫助我們克服生活憂慮。對我而言,我看見神在實際的層面上充足的供應和幫助,但對那位同學而言,神並沒有在當時解決他的實際需要,只在信心和勇氣上使他經歷到神的恩典。由於他缺乏教會的資助,只好投身教會全時間的事奉,這樣才能找到足夠的學費繼續學業,也因為這樣,他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忍耐去完成整個神學課程。因為他們全家逗留在美國久了,孩子們不斷長大,漸漸融入美國的生活和讀書環境,所以最終他們也沒有回到東南亞地區事奉。現在我們兩人都在不同的地方事奉神,我相信神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安排和計畫,也因為這樣,神使用不同的方法,幫助我們面對和勝過生活的憂慮,只要我們信靠神,神便會賜給我們那出人意外的平安和面對逆境的「抗憂」能力。

  雖然神願意使用不同的方法賜下平安和能力給人,使人能夠克服生活憂慮,但是有時候神賜下的平安和能力,並不是人察覺得到的(正如我的同學並沒有在學費上得到教會資助,也沒有像我一樣得著朋友們的鼓勵,結果,他需要賺錢支付學費,延遲了畢業的時間),但是人未曾察覺到神的幫助並不等如神沒有幫助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