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主義衝擊下的教會(四)


1970 期(2002 年 5 月 26 日)
◎ 神學縱橫 ◎ 王文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3.流動與變換的循環:

  從歷史角度看來,教會的流動性與變動性之大,實在無庸置疑。今天教會的會友與新來的慕道朋友手握著自由選擇教會的大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信仰到另一個信仰。很多基督徒幾年下來,去過十幾個教會的也有。筆者並不否定有些人因搬家、換工作而需要換個教會聚會,問題是很多人根本說不出個甚麼堂皇理由去換教會的。這樣的局面對今天教會的事工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在社區教會的事工策畫上可見一斑。

  信徒一方面在地點上的流動性增加了,另一方面信徒在欲望需求的無窮無盡下,也導致教會的事工走向強烈的變動性。今日教會每年想出來的事工新方式層出不窮,從報紙及宣傳單中可以察覺得到。我們有否捫心自問:為甚麼會這樣?教會歷史學者薛利(Bruce Shelley)在 The Consumer Church一書指出:「信徒們在持續的尋找更好的教會生活經驗:更好的音樂、更好的幼兒室、更精采的講道、更好的朋友。而所謂『更好』的定義是經常因著家庭成員或家庭生活方式而有所改變。舉例而言,對年輕的父母親來說,幼兒室對他們顯得非常的重要;但十年後,他們或許會想到有沒有青年人事工給他們的青少年。」

  如此的消費邏輯在很多的基督徒父母身上是明顯可知的,教會的事工在人的欲望法則的變換中團團轉,形成一種失去信仰價值意義的循環。如果教牧人員不敏感這樣的情況,毋怪乎整天到晚的事奉都好像在提供服務及產品去滿足那些坐在教堂內吹冷氣的「消費者」信徒了!

  4.買家市場的教會觀

  在現代資本主義的「消費」中,消費必須要配合並迎合消費者的「欲望」,而不只是人類生理上的「需要」。「欲望」和現代消費的相關過程密不可分,尤其是在許多產品的「廣告」之中,也有在「消費品本身」之中,如衣物、車輛等;幾乎處處都有刺激「欲望」的運作模式。有兩位法國學者德勒茲(G. Deleuze)和瓜塔里(F. Guattari)就發明了「欲望機器」(desiring machines)一詞來分析現代資本主義的心靈結構。筆者認為用這個詞來形容今天的基督徒也是蠻貼切的。

  教會歷史學者薛利(Bruce Shelley)又指出:「在流動人口的情況中,教會的事工完全主導在一種『買家市場』(buyers market)的法則下。當人們遷移到一個新的社區時,他們通常會問:『那幾個不同的教會有甚麼服務提供給我?』、『這個教會如何能滿足我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教會的領袖一定要持續的考慮『人們的口味』和『流行的風格』時,那些委身於保護信仰與傳統的會眾和牧師就經常被認定是過期的、落後新知的、和沈悶的。」

  今天教會裡信徒的「教會觀」也明顯有「買家市場」的趨向,不少信主多年的基督徒不明白「教會」是甚麼?或許打從心底他們的教會觀不是「聖經」的,而是「消費主義」的!今天信徒去教會是受到消費者心態衝擊,美國學者韓達生(David W. Henderson)指出幾種明顯的消費者心態作祟法則:「1.混合與配合,2.渴望大拍賣,3.比較式消費,4.合自己口味,5.退換貨原則。」韓達生提出的這五點豈不就是當代信徒的寫照嗎?

  「消費主義」似乎以一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姿態,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它有著一股「宗教」般的魅力在操控人心,將所有原屬於信仰層面的東西引到消費主義的邏輯下運作,使信徒進入了模糊與精神恍惚的狀態。結果,基督徒所信仰的耶和華上帝變成可以在「宗教消費」的過程中獲得。

  筆者認為我們教會需要徹底的面對這個「消費主義」對基督教的影響並作出反思,最好回到聖經原則來實踐基督徒的生活,如:過簡樸生活、提倡環保意識、關注貧富不均及伸張社會公義等,否則我們必定在「消費主義」的制宰下踐踏我們的基督信仰了!

  (全文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