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促建立情緒支援系統


1967 期(2002 年 5 月 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其實在教會裡,教牧長執很多時都擔當輔導者的角色,每當會友情緒受到困惑,都可能會找教牧或導師傾訴,如果遇到情緒不穩甚至有自殺念頭的人士應如何處理?文盧麗萍指出,情緒受困或有自殺傾向的人士一般會出現與平日行為有異的舉動,例如外表突然不修邊幅、對日常生活的事情失去興趣、心不在焉、胡言亂語等,言談間可能表示自己很不開心,生存沒意義等字眼。

  她並認為教牧如果遇到上述情況,可盡量嘗試將傾談的焦點轉到求助者有興趣和關心的事上,將負面的情緒轉向積極的想法。例如數算家人或子女的優點、告訴他天父的慈愛、教會的弟兄姊妹都很關心他等,藉以平衡消極的想法。不過,如果情況已到無法處理的地步,求助者甚至有強烈自殺動機的話,教牧同工應該設法將他留住,陪伴在旁,並盡快致電通知其家人;情況嚴重者需向醫院求助。文盧麗萍強調,無論求助者所受的情緒困惑是大是小,教牧都應鼓勵受困擾者約見專業輔導員,香港有不少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均有提供專業社工及輔導人員上門,或到教會提供援助的服務。

  至於個人遇到的抑鬱困擾方面,根據基督教服務處接到的輔導個案,約有百分之四十遇到的情緒困擾問題,普遍是與抑鬱有關。該處為個人抑鬱受困者提供幫助自己的建議辦法:

  「進行活動」:不要讓自己呆坐著,應找些事情做;如運動、看電視、清理家居等,都可減少抑鬱情緒。

  「找尋支持」:找朋友陪伴,或致電親友傾訴,可使自己得到情緒支持。

  「調校思想」:停止自責或埋怨,欣賞自己曾作過的努力;正面地思考,使自己重燃希望。

  「重整生活規律」:嘗試定時作息和均衡飲食,定下一些簡單的目標和計畫,有助減少重覆負面思想。

  當然,任何問題都是預防勝於治療,情緒困擾亦不例外。文盧麗萍建議教會與會友之間,應該建立互助的支援網絡,營造彼此積極分享與代禱的風氣和坦誠分享的信任,培養會友互相支持情勢勝於理性的批判。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