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工作坊


1962 期(2002 年 3 月 31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家庭是人際能力的啟蒙站,我們在家庭裡吸取了六種反應習慣:

  一、從與父母傾談的深入程度學了建立信任程度。請反思你是否容易信任別人,你的父母是否經常說出心底話,故此你常聽到忠告、欣賞、鼓勵、肯定?

  如果你對上述的內心表達不太擅長,我猜你的家庭是偏向含蓄的。有時連值得慶祝的成功事情也會刻意彼此掩藏,正是反映親子溝通欠信任的建立。

  二、你的家庭怎樣處理衝突?是大吵大鬧、克制表達還是冷靜討論?若然你是其中一項的擅長者,我猜你在家庭以外也是這個模樣。當然,能夠有控制力地說出怒氣及向別人的意見投入關注必然是EQ專家,父母的好榜樣是子女日後成為人際明星的原因。

  三、你是怎樣干預子女不和?鎮壓還是耐性的仲裁?要小心你有否偏心?(這是靠事後檢討反省才明朗的,因為我們很容易偏幫一個較似自己風格的子女。)子女不和也是一個暗示,使我們留意他們對別人的處境不甚了解,例如年長的不能體會弟妹的有限智力和集中力;年幼的每覺得兄姊應該讓步。我們應把「不和」看作「認識對方的機會」!

  四、你如何處理子女的朋輩影響?切勿終日說他們朋輩的不是,因為子女會認為你不懂了解年輕人,從此你們便跌入「代溝陷阱」。你可以多說些朋輩的貢獻,例如使人更有樂趣學習和互相傾訴痛苦,也有群體生活的多種玩意:你也要介紹自己年少時的明輩經驗,然後才略分析自己某些「識錯人」的教訓,當然你要看重「間接效果」往往比直接批評子女的朋友高明!

  五、你如何表達關心?少用說話多用行動會來得更使子女感激。美味的菜菜、清潔的床單、假日的郊遊已是子女的高度滿足。聽聽他們的學校經歷使子女覺得你對他們仍有興趣!

  六、你的夫婦關係對子女有否產生愉快,抑或緊張?悲觀是來自見到父母不和而產生無助感。你有否讓子女看到父母高度諒解的表現,這是他對婚姻觀的態度建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十大長者】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