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最後一課


1949 期(2001 年 12 月 30 日)
◎ 父母也EQ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執筆時剛完成在某大學任教「男女EQ」課程,在最後一課以軟性技巧(SOFT SKILLS)作為男同學的臨別贈言。

  所謂「軟性」,是指發自內心感受的能力,例如同理心、慎重負責、樂觀、創意等,這都是相對於「硬性」的方法學、科技掌控力和建立組織技術。

  在課堂中我舉了很多例子包括正、反教材說明男性應多加注意自己常忽略這些技巧,同時過份拘謹,往往使別人有難受的反應。

  我猜想在自己的經歷中,聽眾們會不斷反省到自己是如何成長的,尤其男性在處理溝通的問題上每給予女性冷酷、自我的感覺。

  課堂完後,很多男同學都擁前與我和幾位助教道別,我感受到他們很熱情,這經驗也使我一新耳目,起碼有二十多個男孩子不是那麼「粗心」待人的,他們有濃厚的感情,也能隨時抒發出來。

  此時有一參加者行近我身旁,年齡略比一般同學大,衣著不算合時,也許是一些較年長入學的同學,他向我說:「我對這課程有兩個意見。」

  通常聽到這些說話時我都感到興奮,因為很有可能是很擁護這類講題的人,例如會提議多舉辦和如何找到更多參加者的手法等。

  當然,最使講員開心的是感激言詞,說出自己怎樣被改變之類說話。

  我聽到他凝重地說:「你剛才說的舊同學不應是七十年代做區議員,代議政制是八十年代才有的。此外,卡拉OK的設立也不是七十年代,應是八十年代。」

  說完後便離開我,我感受到一種很奇怪的衝擊。他的兩個「意見」是百萬富翁問答的高水平,也許他是一個政治系學生,有準確的香港發展歷史資料。

  可惜他仍未用到「軟性技巧」來向我表達,甚至漏了沒有向我道別(包括道謝)。

  但他卻給我很大的動力~EQ課程繼續要辦下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