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當我面對深受壓力的弟兄姊妹時,我深切祈求主教導我禱告,使這些被困的肢體得著神大能的拯救。在這過程裡,我開始發現人對困難的應付方法,很多時決定於他們在思想中是否有出路、有更新。若果滿腦子都是描述自己如何的困難,如何的淒涼,卻沒有思想上的突破,就很難有應付危機的能力。正如一個人發現有賊正在入屋偷竊,他的反應卻是描述賊人怎樣進入他的家中,怎樣把他心愛的東西一件一件的搬走,而沒有醒覺他應該馬上召警察來,制止所有事情的發生。今日你若發現自己時常描述「困難」怎樣欺負你,「危機」怎樣恐嚇你,而你沒有醒覺求主幫助的話,你就要留意自己整個思想過程和內容,是建基於磐石上呢?還是在沙土裡?
原來人對事情的看法,是決定於他的思想過程和思想內容,若果我們的思想都是負面的想法(Negative Thinking),這種負面的想法很容易使我們陷入負面的信心(Negative Faith);日子久了,就成為一種思想習慣,而這種思想習慣的內容都是消極性的,沒有危機感的。因此,人就很容易長期陷在不安、淒涼、無助的境況?而不懂得求救。
反過來說,人若要生命有動力,面對事情有心力,第一步就是要神的話充滿我們的思想,祂的真理要成為我們思想的結構和內容,不但自己要做,還要教導孩子從小操練,鼓勵他們背誦神的說話,並要用不同的智慧把神的說話,引入孩子的生命裡,活在行為中。每當孩子遇到不同程度的問題時,我們要有說話鼓勵他,例如:與其憂憂愁愁,不如求主賜喜樂;與其想唔通,不如求主賜智慧;與其終日擔心,不如求主幫助;與其坐不定,不如求主賜節制;與其東張西望,不如求主賜專注......這些不同的說話,把孩子帶到更新和能力裡面,成為孩子面對問題的「得勝的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