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兒子今年升讀中一,開始他少年的生活。這標誌著他的成長正邁向一個新的階段,作父母的不單可以覺察得到他的轉變,連他自己也有深刻的感受。
兒子很喜歡中學的生活。由小學升上中學,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學生活自由得多。上課室不用排隊,放學後可以留在學校玩耍和參加活動;以往是受老師管束,現今卻可以多方面的探索和發展,學習自己負責任。最興奮莫過於零用錢大幅上升,可以學習自己理財。雖然有一次因為理財不善,弄至經濟拮据,甚至在學校要捱餓,但不失為一個痛苦而深刻的教訓。
年紀稍長,我們給他的自由度和空間也較大,他的社交生活比以前更多姿多采。有一次他自己索取了佈道會的門券,晚上獨個兒從灣仔到上環文娛中心參加聚會,豈料乘了相反方向的電車,中途要學習自己解決困難,既刺激又難忘。
面對大兒子這些成長的經歷,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常常有敏銳的心,把握機會幫助他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對於他的失誤,加以鼓勵;對於他較好的表現,則予以欣賞和肯定。有時真要學習「放手」,由他自己去選擇和經歷,但又要在適當時候加以指導和糾正。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學到的,就是從他的感受和角度看事物,以致能了解他的心態和真正的需要,達致雙方有良好的溝通。
成年人已經建立了自己一套牢固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對於下一代成長的經驗,很容易以「理所當然」的態度處理。作為父母,需要學習耐心觀察和聆聽,並要站在兒女的角度,與他們分享經驗,成為他們人生旅程的嚮導,讓他們能建立一個「負責任」的人生態度。兒女要走過他們自己的成長路,父母總不能越俎代庖。然而,我們對他們的信任、了解和引導,相信會影響他們一生的方向,所以我們夫婦倆要竭力做到心平氣和,用一種平靜的心態去對待他,這樣既有威嚴卻不顯得無理,既和藹卻不顯得不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