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宣教发展的契机!
第 1913 期(2001 年 4 月 22 日) ◎ 教会之声 ◎ 彭满圆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于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七日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带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他引述邓小平有关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继而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两个大局」思想,表示要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要有新的思路;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呼吁我们要下决心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地区。江主席的「西安讲话」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全国的焦点皆注目在陕西、甘肃、新强、宁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等西部一市三区六省。西部大开发成为二十一世纪全国发展的重心,深信这也有神的美意在其中。一、西部内地的宣教
自从戴德生(Hudson Taylor)于一八六五年创立「中国内地会」,掀起了内地宣教运动。今天,中国西部如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等地的教会,也不少是由昔日中国内地会宣教士所建立的。中国西部地大物博,面积约五百四十五平方公里,占全国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六点八,人口占百分之二点六六六亿,约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二十二点一三(全国人口为百分之十二点九五三三亿),有极大的福音需要,西部大开发将新建扩建二十个机场,公路与铁路等基础建设正大规模地展开,这正是一个最佳的契机推动西部内地的宣教,除了东部沿海地区外,我们当将更多的资源支持较贫穷与偏远的西部教会,特别着重培训与交流,使内地的福音事工更见兴旺。
二、未得群体的宣教
耶稣基督的大使命是要使万民作祂的门徒(太二十八19),我们要得着不同民族与文化的「未得群体」。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而统一的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全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共百分之一点零六四亿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点四一,其中约百分之七十八的少数民族人口皆分布在西部地区,他们除了少部分信奉基督教外,大部分皆受着伊斯兰教、喇嘛教、佛教、自然崇拜或祖先崇拜等不同宗教信仰影响。西部大开发有助我们更关心少数民族这些未得群体的福音需要。
三、建堂植堂的宣教
国务院在一九九四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传教。因此,教会扩堂和植堂便成为中国宣教发展的重要策略。西部大开发使一些较破旧而细小的教堂被要求拆除,以扩建更宽大的教堂去配合该城市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然而,西部地区教会一般的经济较差,若我们能适切地帮助他们扩堂与植堂的事工,这将有助拓展传福音的空间。
四、平信徒双职宣教
十八世纪的莫拉维弟兄会(Moravians)带动了平信徒宣教运动。中国西部地大物博,拥有大量天然资源,正鼓励港人设厂投资,参与开发,加上西部大自然景色幽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西部发展特色旅游被喻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桶金。在这开发的过程正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这正是一个大好机会推动平信徒双职宣教,以培育更多织帐棚的宣教士,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见证神。
五、全人关怀的宣教
耶稣基督的事奉是身灵并顾、全人关怀的事奉。我国西部地区共有国家重点扶贫县三百零七个,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经济和知识资源极为缺乏,西部大开发特别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并积极采取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人才,。故此,我们可推动西部扶贫助学的计划,捐款支持兴建校舍,捐赠计算机和参考书籍,并支持开办医院、诊所及其他社会服务,以展开全人关怀的宣教,并助西部地区实践科教兴国的长远目标。
六、结合环保的宣教
中国西部正面临着极严峻的生态危机,荒漠化面积每年以二千多平公里的速度扩展,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西部地区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十六亿吨。加上一些地方或群众以粗放式生产方式,乱垦、乱伐、乱挖、乱采,使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情况更为严重,也因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加剧了西部地区的贫穷与落后。神托付我们管理大地的文化使命(创一26~28 ),一些有环保意识的基督徒学者或商人,可在帮助西部发展生态农业或植树运动,以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基督教机构与教会也可在这些缺水而贫乏的地区开展活水计划,帮助他们开井或其他水利工程,以推动结合环保的宣教。
今天,我们面对着西部大开发这巨大而艰辛的工程,要认定这是神所赐给我们的宣教契机,愿神使我们在这重大的异象下,兴起更多基督徒去承担福音与文化的使命,甘愿献身在偏远而贫乏的西部地区,在各个行业的领域中去为神作见证;也愿神复兴的灵火临到西部地区教会,以得着巨大的属灵力量,得着福音大收割,使我国在二十一世纪蒙神赐福,成为一个属灵而富强的国家。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
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诗三十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