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崇拜与中国文化泛论(二)
第 1913 期(2001 年 4 月 22 日) ◎ 神学纵横 ◎ 杨直绳
中国经典中,有关上期所提八个要点的资料很多。在中国的经典中,对于上帝有几个不同的名称,最常用的是「天」、「帝」,或是「上帝」。所以你看到天字,不是天空,是上帝。天空古文叫「苍」,很少叫天。第一点:中国文化中有上帝的信仰。
诗经:「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蒸民就是人类,人类由上帝创造的。所有的各种事物,所有的各种规则,都是上帝所定的。
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人的出生或死亡,都有上帝的命令。你能够不能够富贵?都要看上帝的安排。
书经:「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这些话是商朝的汤王说的:夏朝的桀王犯很多大罪,上帝下命杀死他。我敬畏上帝,不敢做坏事。在这里,可以看到,上帝和天,都是指上帝。
第二点:中国文化中有上帝创造世界的纪录。
易经:「帝,出乎震(雷),齐乎巽(风),相见乎离(火),致役乎坤(地),悦音乎兑(泽),战乎干(天),劳乎坎(水),成言乎艮(山)。(朱熹注曰,此言万物随帝以出入也)。坎者,万物之所归也。艮者,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朱熹注曰:以见神之所为)。既成万物也。」这几段易经比较深奥,文法和现代文也大不相同。「帝」,就是上帝。以下的文字,都是描写上帝创造天地的各种工程,依照易经八卦的分类,分为八句描写。「出乎震」,是说帝使万物出乎震,震是雷,上帝运用像雷电爆发一样的情形,万物就突然出现了。(按:美国宇航局早已证实「大爆炸宇宙论」,易经「万物出乎震」和「大爆炸宇宙论」在文字上的意思是相若的)。「齐乎巽」,巽是风,上帝运用像风吹一样的神力,使万物齐全。「相见乎离」,离是火,火是指太阳,上帝造太阳照明一切,万物可以相见。「致役乎坤」,坤是地,上帝使地从事劳役,养育动物植物,为众生服役。「悦言乎兑」,兑是泽。万物很欢悦,因为得到上帝所赐的泽。「战乎干」,干是天,战乎是颤动及互相转变的意思。上帝在天空中,安排了阴阳、寒暑、日夜、晴雨各种时常转变的形象。「劳乎坎」,坎是水,上帝使江河的水,川流不息,日夜劳动。最后百川归海。所以又说,坎者,万物之所归也。「成言乎艮」,艮是山,成是完成,上帝创造万物大功告成了,好像一座大山摆的眼前,这座大山的景物,时常在变动之中,春天花开,秋天叶落,四季循环,终而复始,所以下文说: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神,是指巧妙化生万物者而言,在这里有一个特点需要指出来。上面用「帝」字代表上帝,这里用「神」字,不用「帝」字(朱熹注曰,以见神之所为),和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创世记第一章第二节「上帝的灵,在水面上运行」的用法相同,用字也相同,真是奇妙。最后,「即成万物也」,万物已经全部完成了。
第三点:中国文化中人有灵魂及赏善罚恶的观念。
诗经:「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王是周朝的圣王,死后他的灵魂在上帝的左右。陟降就是升降。所以后代的人,常常说精神不死,在天之灵。书经:「天道福善祸经」,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善人得福报,恶人必受灾殃,天造有赏有罚。
第四点:中国文化中有上帝至上,不该迷信邪神的言论。论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中国自古以来,除崇拜天,上帝为至上神之外,一般百姓也很多迷信邪神。他们相信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土地有土地神;甚至房屋的角落也有神,叫做奥神,煮饭用的炉灶也有神,叫做灶神。当时一般人家,多数拜奥拜灶。王孙贾问孔子,与其献媚给奥,宁可献媚给灶,这样讲对不对呢?孔子回答说:都不对,得罪了上帝,拜奥也没有用,拜灶也没有用。
诗经:「上帝临汝,无贰尔心。」上帝临汝,是说上帝在你的上面监视着你,「无贰尔心」是说不可以三心两意,崇拜其他神明。
第五点:中国文化中有宗教性的人生观。论语:「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胍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深云」。孔子说:这样的贫穷生活,也会感觉得很快乐。假如用不义的手段而谋得富贵,我看它像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风吹就散掉了,没有值得看重的。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说应该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也就是所谓「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