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惟恐有負所託


1880 期(2000 年 9 月 3 日)
◎ 交流點 ◎ 鄭順佳(中國神學研究院教授)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十二多年前舉家離港進修,五年多前回港,驚覺社會轉變了許多。 「魚翅撈飯」的告白、日本壽司流行、廣告青少年化、胸圍大特寫、翻出外衣潮流、親子推廣、淫賤「報道」、說話要絕要辣要有刺才有聽眾、電腦普及、工作時間七十一、漫畫無孔不入、小學畢業不懂二十六個字母、廢除體罰、樓價奇高、同性戀「有聲有色」、新聞報道口語化、黑手和陽謀論、補習社林立、盜版軟件成行成市、VCD泛濫、電影院縮小、八卦周刊必讀、名牌效應等等。

  當然,回港後這五年的社會轉變,不可謂不驚人。政府換旗、金融風暴、黑衣女士、上網成風、青少年暴力、母語教學、棟篤笑現象、王家衛電影、報章嫖妓指南、政府救市、高官倡賭、三千元工資,還有林林總總的選舉制度改革、教育改革、醫療改革。以往子女得努力認識父母,現在父母得努力了解子女,討好子女。少年人買近千元波鞋、二千元MD、把「好悶」掛在嘴邊。香港人活在高壓、精神緊張、趕死線的生活中。張艾嘉求傳媒放過她一家。真是新聞多、沒有窮盡,改變多、令人疲乏。

  時代已變,已變,已變!搖頭嘆息世風日下又如何?後現代社會漸臨,香港人活在不同世界中,福音須多元化,道成肉身進到他們中間。難得有人對某社羣有負擔,敢於作砲灰。當然還得在聖經、神學、文化的互動下,仔細反省。彼得的講章(徒三)與保羅的講章(徒十七),都是傳福音,差異可不少。在這排山倒海的變動中,講壇不能不變、傳福音不能不變、牧養和教導不能不變,不然恐怕有負所託,對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每月快訊:天地線】

【每月快訊:專題】

【每月快訊:總言之】

【童話世界】